html模版【過來人說高考】擠過那座橋 前方還有很多路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張雯婧 又是一年高考時。明天,將有新的一批考生走進考場,參加這場人生大考。可以說,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青春少年,高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今年高考前夕,本報記者采訪瞭多位不同行業的高考“過來人”,聽他們聊聊屬於自己的高考記憶。今天,我們與大傢一起分享這些高考故事,用這個特別的方式,為全市考生加油!

天津大學教授楊耆荀:參軍高考都為祖國

“我一直覺得,高考報考專業的原則就是挑自己感興趣的,因為這個專業很可能與你一輩子從事的工作有關系,如果對當初學習的內容就不感興趣,不喜歡,那麼你也很難喜歡上與之相關的工作。”

今年已經84歲的天津大學退休老教授楊耆荀的中學時代,與普通人有所不同。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已經在南開中學初中部就讀兩年、又在高中部就讀兩年半的楊耆荀,做出瞭一個“投筆從戎”的選擇: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當年12月,楊耆荀報名參軍入伍。“當時南開中學同年級共有十多名男生報名,大傢的想法是一樣的,作為男兒,保傢衛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近日,坐在傢中的書房裡,回憶起當時的那個決定時,老人依然很激動。

參軍後,楊耆荀被分到瞭某雷達部隊,在那裡,他幾乎每天都要跟雷達打交道。1954年他從部隊復原回到天津的傢。在傢養病的一年時間裡,那些曾經在南開中學就讀時的畫面總是在腦海中閃過,“中學讀瞭五年半,沒能參加高考一直覺得很遺憾。四年前參軍是為瞭報效祖國,現在先復學,再參加高考,同樣可以報效祖國。”抱著這樣的想法,1955年,在傢養病和復習瞭一年的楊耆荀又回到瞭南開中學繼續完成他的高中學業,並於第二年達成瞭自己的心願——參加高考。

“作為理工科生,我當時高考的科目是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和化學。因為南開中學平日的教學比較嚴格,學生們的學習也比較刻苦,那時候的高考,在我們看來並不是一件多麼緊張的事,大傢的心態跟平時的期末考差不多。”不過說起自己的高考,楊耆荀還是覺得有點小小的遺憾:老人的第一志願是清華大學無線電專業,可惜當年的成績差瞭一點點,最後是被第二志願“哈爾濱工業大學精密儀器專業”錄取。“在部隊時,我的工作每天就是與雷達打交道,所以報考時,我選的專業基本上都是跟‘機’、‘電’有關的。我一直覺得,高考報考專業的原則台中財務軟體就是挑自己感興趣的,因為這個專業很可能與你一輩子從事的工作有關系,如果當初對學習的內容就不感興趣,不喜歡,那麼你將來也很難喜歡上與之相關的工作。”正像老人說的那樣,由於熱愛,他選擇瞭這樣一個專業。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天津大學擔任瞭“工業自動化儀表”專業課教師。雖然在之後的工作中,他的崗位與之職位多有變遷,但卻始終沒有離開教學一線,直到退休。

采訪中,對於當年高考試題的內容,老人表示已經記不太清瞭,但有一點很確定:“題目都不算難,也沒有什麼偏題怪題”。“後來,我兒子參加高考的,他們那個時候壓力就非常大,幾乎每天都在讀書,很少有課餘時間。‘學校和傢長逼得緊,孩子自己壓力也很大’現在的考生也多是這樣一種狀態。”說起當下的高考,楊耆荀表示自己有兩個小建議。“我們當時在南開中學讀書時,每天下午都有課外活動,四點以後學生們必須到操場上去參加體育鍛煉。現在的孩子太缺少運動瞭,許多孩子身體很差。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好身體,成績再好也沒用。”此外,由於自己一直在高校擔任教學工作,也見過個別學習成績雖然優秀,但生活自理能力幾乎為零的學生。“許多傢長往往隻關心孩子是否可以考上一所好大學,可是當孩子進入大學後,考驗他的不僅是學習能力,還有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這些能力不過關,孩子很難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所以,希望學校和傢長在關心孩子成績的同時,也能關註他們的成長、他們的心理和生活自理能力。最後希望考生們要放松緊張情緒,以平常心態應對高考。”楊耆荀說。

耀華嘉誠國際中學教師劉寶燕:參加高考此生無憾

“四十年來,高考為我國選拔出瞭一大批人才。這些人才在接受瞭更高更好的教育後,在各行各業為瞭國傢的繁榮富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青年學生應該有一個遠大的理想,這個理想不能隻是簡簡單單過上好日子,而是要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傢的命運放在一起。為瞭祖國,拼一次,博一次,很值得!”

今年已經70歲的劉寶燕,與“耀華”有著一種難以割舍的感情,她曾在這裡度過瞭自己的初中和高中時代。1977年恢復高考後,劉寶燕考入天津師范大學,畢業後又回到耀華教書,而這一教,就是一輩子。如今,早已到退休年齡的她仍堅守在高三教學一線,擔任耀華嘉誠國際中學高三班主任、語文教師。可以說,四十年來,劉寶燕經歷過太多太多的“高考”,但是1977年的那場高考,卻是她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5月31日,坐在辦公室裡與記者一起回憶起那段特殊的記憶時,已不再年輕的劉寶燕十分感慨,“高考就是我的一個夢,能參加高考,這一輩子我便再無遺憾。”

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1977年是一個改變人生軌跡的一年。那一年,我國中斷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復。當時,已在本市另一所中學教瞭近四年語文課的劉寶燕,已經31歲,並且為人妻、為人母瞭。“當得知可以重新報名高考後的那股興奮勁兒,甚至超過瞭自己做新娘子和當母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在劉寶燕的心中,沒能參加高考的遺憾已經留存瞭十年。“從得知消息到距離考試大概隻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一個多月裡,我恨不得每天有48個小時。”那段時間,身為教師的劉寶燕白天在學校為學生們講課,下班後便開始挑燈夜讀。為瞭“撿起”好久不用的“數學”知識,她找來大量習題冊,一頭紮進“題海”中。此外,她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做——就是說通傢人同意自己報名參加高考。“那時候先是做我父母的工作,他們非常希望我能留在身邊。為瞭讓他們放心,我選擇瞭天津的高校。”其實與父母相比,最難做通工作的是劉寶燕的丈夫,“當時他覺得錄取率那麼低,考上的可能性很小,可是準備的過程卻極其辛苦。而且如果真的考上瞭,也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傢庭,特別是照顧孩子,畢竟當時孩子還很小。”剛開始時,為瞭阻止劉寶燕報名,丈夫甚至把她的戶口本藏瞭起來。當記者問劉寶燕使用瞭什麼方法來說服丈夫時,她回憶說:“當時我搬出瞭一個珍藏的大箱子,當著他的面打開後,他看到裡面全是我的中學課本。我告訴他,咱們搬瞭這麼多次傢,許多東西都扔掉瞭,但唯獨這一箱書,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會帶在身邊。高考是我的一個夢,我必須要去考場上圓夢,即使考不上,哪怕去看看考場,我也會很滿足。”正是這番話,讓劉寶燕的丈夫最終同意並全力支持她的決定。

1978年,劉寶燕順利走進天津師范大學就讀中文系。在大學校園裡,她還是恨不得每天都有48個小時,“那時所有的同學對於知識都是如饑似渴,所有人都在拼命地讀書、讀書,高考給瞭我們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我們不能辜負黨和國傢的希望,所以我們倍加珍惜這個來自不易的學習機會。”四年後,劉寶燕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回到耀華中學,當瞭一名語文老師。剛回到學校時,她從初一教起,一直跟班到瞭高三,從此便幾乎一直擔任高三把關教師。

可以說,多年來,劉寶燕送走瞭一批一批的高考畢業生,對於高考她再熟悉不過。但是高考,在她的心目中,卻依然神聖如初。“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我相信即使不接受高等教育,也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但我還是鼓勵學生們在這樣一場大考中,盡量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因為四十年來,高考為我國選拔出瞭一大批人才。這些人才在接受瞭更高更好的教育後,在各行各業為瞭國傢的繁榮富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青年學生應該有一個遠大的理想,這個理想不能隻是簡簡單單過上好日子,而是要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傢的命運放在一起。為瞭祖國,拼一次,博一次,很值得!”劉寶燕說。

空客客艙工藝工程師劉東海: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高考隻是人生的一次選擇。通過高考,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然後可以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事業。不過,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會因為走出考場或是大學畢業就結束瞭。我相信,無論是誰,無論高考成績如何,隻要能堅持學習,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與劉東海聯系采訪時,他人正在法國接受技術培訓。這位1998年從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空客客艙工藝工程師,雖然已年近40,但工作後的時間幾乎從未間斷過學習。所以,當聊到“高考”這個話題時,身在法國的他對著電話說:“高考隻是人生的一次選擇。通過高考,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然後可以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事業。不過,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會因為走出考場或是大學畢業就結束瞭。我相信,無論是誰,無論高考成績如何,隻要能堅持學習,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與不少高考生把職業院校作為無奈之選不同,1978年出生於天津寶坻的劉東海在高考前,便已經把中德職業學院作為瞭自己的第一志願。“高考前我去中德職業學院參觀過,看到學校裡先進的機床設備和老師們純熟的技術,特別羨慕。”就是那次參觀,讓劉東海堅定瞭自己的高考目標,“每個人對自己都應該有著清醒的認識,我的動手能力比較強,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氛圍。”18歲那年,劉東海順利考入中德職業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

進入大學後,劉東海絲毫沒有放松。“那時候,班上的學習氛圍特別濃。有時候上課時老師佈置的電子線路等課堂作業做不完,我們同組的幾個同學下課後就‘賴’在實訓室,一遍遍地練習搭線、模擬,直到完全弄懂、練會,才會去吃飯睡覺。”憑借著這樣一股勁兒,大學裡劉東海的各項成績都非常優秀。畢業時,學校把他留瞭下來,擔任實訓教師,並派往德國培訓。“做實訓老師,必須保證自己不僅要熟練地掌握現有的技能,還要熟悉新設備新技術,這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劉東海回憶說。

2008年,懷揣著對飛天夢的向往,劉東海應聘進入空中客車(天津)總裝有限公司,擔任噴漆培訓師。大飛機對於噴漆的要求非常高,招聘來的員工在這方面都具有豐富的經驗。給這些人做培訓師,也就意味著,自己的技術要更加精湛。所以上崗之前,劉東海再次被派往德國進行瞭十分專業的培訓。兩年之後,他成為公司人力資源部培訓部門的高級講師,主要負責技術培訓,這期間,他仍是一邊對其他人進行培訓,一邊自我學習。去年,他又成為瞭空客A330大飛機的客艙工藝工程師,隨後被派往法國學習至今。

可以說,無論是在中德當教師還是進入空客後,學習和培訓成為瞭劉東海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至於現在已經變成瞭他的一種習慣。“我一直認為考入中德對於我來說,是個非常重要也很正確的選擇,但這也隻是人生的一個開始。高考很苦,準備的過程也很艱辛,不過跟未來的路相比,它真的很渺小。考場上的偶然因素很多,但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也可以在未來的生活中把學習堅持到底。”劉東海說。

清華“準”畢業生路絮:高考是未來的新起點

“跟著老師走、認真掌握知識點,高考卷上的多選題中選出正確答案並不難;但在大學校園,生活的選項也需要自己去發現,定義心中的“正確”更是困難——找到心之所向,才是高考開啟的真正考驗。”

身材高挑、青春靚麗,是23歲路絮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不過隨著交流的深入,這位即將從清華大學畢業的“90後”女孩兒身上的更多特質逐漸顯現,比如邏輯性強、思維敏捷,又比如對許多事物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以及對自己喜歡的學術研究有著非一般的執著。2012年,作為具有清華大學“領軍計劃”推薦資格的8名天津考生之一,路絮考入清華大學。在普通人看來,這個先天條件優越,又身披名校光環的女孩兒,從此應該過上瞭“順風順水”的大學生活,但是路絮卻選擇瞭一條與眾不同的求學之路。談到五年前的高考,路絮說:“高考隻是選拔的一個環節;考好瞭也許會走上人生巔峰,但像我一樣考砸瞭也沒關系,大學逆襲也不晚!”

是的,五年前,雖然路絮順利考入清華大學,但是她的高考在她看來,算是考砸瞭。“分數出來後,不是很理想,裸分甚至沒有達到清華的錄取分數線。這樣的成績的確是沒有發揮好,也許我就是太不緊張,心態太過於平和瞭。”回憶起當年的高考,路絮笑著說。由於自己的清華大學“領軍計劃”推薦資格,路絮獲得瞭額外的加分,也因為這部分加分,她才得以順利進入清華大學,不過被調劑到瞭“汽車系”。

正是由於高考發揮不佳,這讓進入大學校園的路絮頗感壓力,所以更加刻苦學習,發奮讀書,第一學年綜合成績排名全系第一。這時,原本一直對社科類很感興趣的她開始申請轉系,並最終成功轉到瞭清華經管學院。“清華經管並不是一個典型的商學院,我在這裡獲得瞭非常難得的自由。”經過仔細地思考和充分的自我認知,路絮為自己定下瞭做學術這個發展方向,並申請到瞭學院的學術人才培養計劃。在學校的支持下,她在大二暑假去瞭德國海德堡大學做助研。“清華的自由讓我有瞭發現世界精彩的計劃。大三學院為我提供瞭伯克利的交換,但當我最終決定去哈佛MIT交換時,學院支持瞭我的選擇;大三結束,我先斬後奏地在美國簽瞭一年的工作合同,學校也尊重我的決定。”路絮說。所以在她看來,如果通過高考能夠進入一所優秀的大學,有平臺和自由做喜歡的事情,確實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雖然當初跟自己同時進入清華的同學已經早於一年前畢業,但是一年的全職研究經歷卻讓路絮更加堅定瞭自己做會計記帳軟體學術的選擇。如今,路絮正在為自己的畢業論文和答辯做著最後的準備。本科畢業之後,她將飛赴美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金融專業攻讀博士學位。談到自己不太尋常的大學求學之路,路絮說,沒有瞭高考的指揮棒,大學生活自由而多姿多彩,是重新發現自己的最好時間。不同於高考前單一的升學目標,進入大學後,很多學習的機會,甚至知識本身,都需要我們主動自覺地去挖掘。某種意義上,高考是求學路上的一個分野:基礎教育中,我們接觸的知識樹大同小異;而進入大學校園後,知識的定義更為廣泛,需要同學們更積極主動地去嘗試、瞭解不同的可能性,從而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

他們說高考

天津二中校台中進銷存系統長孫方:當年高三時被保送至天津師范大學,一直覺得沒參加高考多少有些遺憾。工作後看著一批批的孩子走上考場,特別想跟他們說,高考最重要的意義不是考瞭多少分,而是一場特殊的成人禮,要學會享受成長的快樂。

公安交通管理局東麗支隊空港經濟區大隊副大隊長孫躋陽:對於16年前的高考其實印象已經沒有那麼深刻,但是考前一周因為闌尾炎住院,期間老師、同學、傢長對我的照顧與幫助卻讓我終身難忘,也支持著我最終走進考場。今天,作為一名交警,我將跟我的戰友們一起盡全力為高考學子們“保駕護航”。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醫師蔡金貞:還記得多年前高考有道題目,雖反復求解,卻沒能做出答案,非常遺憾。因崇拜周恩來總理,我報考瞭南開大學並被錄取。不過學醫是偶然,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卻愛上瞭醫生這個職業。無論怎麼說,高考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也要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考生們加油!青春裡應該留有高考這個印記!

河東區市容園林委機掃隊黨支部書記鄧思遠:昨天下班路過天津七中,看到孩子們行色匆匆,突然意識到又要高考瞭。我其實就想跟孩子們說,高考真的沒想象中那麼可怕,高考過後,人生將有許多精彩。所以希望所有考生都能放下壓力,輕裝上陣。

金昇國旅1號路店導遊李智慧:我從小就喜歡旅遊,高考時就想報考導遊專業。還記得2009年準備高考時,為瞭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每天看書學習睡不到5個小時,但那種為瞭夢想而努力奮鬥的感覺,今天想起來依然能感動自己。

天津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劉旭:對於我來說,高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試。它讓我成功進入到瞭一所自己喜歡的學校,並選擇瞭一個非常感興趣的專業。幸運的是,大學畢業後我還從事瞭一份與之相關工作。每天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事就是最大的快樂。

內蒙古大學碩士研究生穆艷霞:在一般人眼裡,我的高考不算成功,當時選擇瞭一所高職。但是一次失敗並不代表著以後就沒瞭機會,大學裡我加倍努力,不僅獲得瞭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還被保送至本科院校,並考取瞭研究生。我相信隻要付出就會有回報。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awv870j9t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